编者按:2015年12月30日,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biwn必赢共同建设的“新湖南”媒介工作室,正式在学院挂牌成立。工作室主要负责“新湖南”客户端“湘学”频道的日常内容运营、栏目产品创新和原创作品生产等工作。工作室从正式挂牌至今约12个月的运营实践中,在团队建设、采编业务拓新、新产品开发等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启迪工作,现刊发该工作室周年回瞻,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2016,我们携手走过
——“新湖南”媒介工作室周年回瞻
2015年12月30日,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biwn必赢共同建设的“新湖南”媒介工作室,正式在学院挂牌成立。工作室主要负责“新湖南”客户端“湘学”频道的日常内容运营、栏目产品创新和原创作品生产等工作。工作室主任由蔡骐教授兼任,团队成员包括1名新闻学教授(吴果中教授,工作室执行主任)、1名湖南日报社责任编辑(彭彭)以及具有相关媒体工作经验与多元学科背景的新闻传播类在校学生。从筹备到正式挂牌至今约12个月的运营实践中,在吴果中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工作室在团队建设、采编业务拓新、新产品开发等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团队规模稳健扩增,运营机制基本成熟
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一直是蔡骐教授、吴果中教授以及整个团队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截至目前:
1. 学生采编队伍稳步扩大
工作室成立之初,学生采编队伍由4名biwn必赢在读研究生组成。随着团队成员遴选制度的完善和工作室影响力的提升,很多在读大学生和研究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加入工作室的意愿。在坚持“择优录用”和“打造在校生高质媒体实践平台”的原则下,目前,工作室采编队伍已由最初的4名学生发展成一支由22名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的采写编评团队。他们具有新闻传播学、编导、通信工程、英语等不同的学科背景,并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均有着丰富的媒体工作或实习经验,在“湘学”频道的原创报道、产品创新等方面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2.日常编辑轮值制度与灵活的采编机制均已成型
前期由于采编团队力量相对薄弱,工作室在兼顾日常编辑工作与采编业务方面时常面临掣肘窘境。而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周一至周日的全日轮值机制被固定下来,通过协调不同年级成员的上课时间,在不影响团队成员正常接受课堂教育的前提下,“每天都有人值班”成为了常态,这也为工作室能够健康运转提供了人力资源机制保障。
此外,在吴果中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室采编业务的开展业已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一方面,所有采编成员按照其自身特长与意愿,分别固定负责高校餐饮、大学生宿舍生活、社团文化与活动、学校周边、中小学考试动态、高校学术动态等不同采访线;另一方面,在周期性或突发性的重要教育类新闻发生时或发生前,组成机动采编小组进行专题报道,如在2016年“艺考”季、“考研”季和“国考”季,工作组就提前组建了机动采编小队,提前策划选题,推出了系列新闻原创作品。可以说,灵活、健全的采编机制已成为“新湖南”报道业务顺利开展的特色制度保障。
3.“产学研”合作理念下校企交流多样化、长效化
工作室与湖南日报社“新湖南”编辑部一直秉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理念,保持着线上线下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工作室负责人吴果中教授同湖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保持密切的业务交流,积极参与“新湖南”团队的各种业务讨论会,为后者提供持续的科研智力支持,促进客户端整体的产品研发、创新工作;
(2)工作室每周派遣部分学生进报社新媒体中心开展轮值编辑工作,面对面地与责任编辑进行业务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熟悉和借鉴“新湖南”团队的工作模式的优质因素,保持工作室与媒体单位零距离的互动关系;
(3)工作室成员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和采编全程都持续同“湘学”频道责编保持着密切交流。在此过程中,频道责编对学生成员在采编业务开展上给予指导或建议,而值班学生也时常向责任编辑提供“金点子”以促进具体稿件编辑或采写水平的优化;
(4)“头脑风暴”式每周例会长效化。工作室每周一与周四举行例会,由吴果中教授、“湘学”频道责编和学生采编团队全体成员参加,鼓励大家就当下教育新闻热点、报道选题立项、一周工作总结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畅所欲言。正是在这种日常频繁互动与每周例会灵感碰撞与激发的过程中,一系列紧贴时下热点的教育类选题,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新栏目,在“湘学”频道呈现出来,许多都成为读者喜爱的特色产品。长效化的每周例会,俨然成为了工作室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和业务创新的“头脑风暴”论坛。
二、工作室编辑业务水平大幅提升,产品开发成果众多
“新湖南”媒介工作室落户biwn必赢以来,学生成员的稿件选择与编辑水平大幅提升,产品开发与创新成果丰富。
1.日更新稿件数量稳定,总上稿数量可观
目前,“湘学”频道日上稿量维持在15篇左右,稿件类型涉及教育资讯、大学生专题、教育界名人言论等等。稿件选取以湖南本土内容为先,兼顾其他区域。迄今,工作室累计上稿量逾1500篇。
2.编辑业务水平大幅提高,选稿质量显著提升
每一位新加入的在校生,均会接受系统化、精细化的岗前编辑业务培训,由业务娴熟的工作室成员一对一进行指导,结成业务培训“帮扶对子”。目前,先后加入工作室的18名学生成员均可达到独立、熟练地选择与编辑稿件的标准化要求,绝大部分稿件得到了报社责任编辑的认可和赞赏。在“湘学”频道与全省中小学合作的“好学校”“好老师”专题活动中,工作室团队共筛选并编发了150多篇优秀来稿,这是工作室迎来的第一次编辑业务能力大考验,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业务能力大提升集训。
3. 频道专栏产品开发多产化
目前,“湘学”频道有十大栏目(如表1示)。其中,校长专栏“麓山语丝”,展示湖南地区女性学者风范的“湖湘女学者”专栏,“大学生原创”专栏等创新性子栏目都是工作室团队在吴果中教授悉心指导下,积极开阔思路、勤于创新的优秀成果。
迄今,由“新湖南”媒介工作室牵头、湖南我校校长蒋洪新先生主持的大学校长专栏“麓山语丝”已经推出了五期,包括《大学的诞生》《大学的意义与经典阅读》《大学的主角是谁?》《大学的气质》《大学需要怎样的消长》等原创文章;“湖湘女学者”子栏目也陆续推出了《汤素兰:做水一样的女子,写有生命的文字》《吴果中:追赶时间的人》《胡遂:眼中有水心中有山》等原创作品,向广大读者展示湖南优秀女教授、女学者的治学风范和生活心得。
表1“湘学”频道栏目
栏目名称 |
创新型子栏目(示例) |
教育资讯 |
本地招聘类、教育新政等资讯 |
能见度 |
“观察”“警惕”“聚焦”等 |
我的大学 |
“大学生原创”、“大学生调查”等 |
考试日历 |
“高考宝典”“自主招考宝典”“求职宝典”等 |
湖南学术圈 |
|
教育家 |
“麓山语丝”“湖湘女学者”等 |
教育沙龙 |
|
家教 |
“反思”“家教”等 |
游学 |
|
天天向上 |
“每天学点冷知识”等 |
(注:黑色加粗部分为工作室开发的代表性栏目)
三、学生采编团队原创作品丰硕
随着学生采编队伍的稳步扩大,在保证日常频道内容编辑轮值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吴果中教授和频道责编带领团队成员设立并按时完成了一系列原创选题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工作室各类原创报道逾233篇,其中,学生采编团队原创计41篇,向高校师生约稿计44篇(其中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供稿30篇,我校文学院供稿1篇),全省中小学师生投稿计150余篇。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外部投稿都是经工作室成员认真编辑修改(某些稿件甚至是重大修改)后才登载出来的。上述原创作品主题新颖、合宜且广泛,涉及校园生活攻略、大学生名人、优秀学者专访、湖南高校动态新闻、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等等。以“我的大学”子栏目为例(如表2示),工作室原创作品涵盖了考研、国考、艺考、寒假等不同报道主题。
表2 “我的大学”子栏目
选题类型(示例) |
原创作品(示例) |
“国考”专题 |
《大四“国考生”:就业压力下不是选择的选择》等 |
“艺考”专题 |
《艺考:一场注定孤独的旅行》《艺考“捷径”,真有那么美?》等 |
“考研”专题 |
《奋斗在长沙的异乡考研族》等 |
大学美食专题 |
《油烟街:还未消失的“堕落街”》《天马的早餐,想说爱你不容易》等 |
学者名家专题 |
《吴果中:追赶时间的人》《胡遂:眼中有水心中有山》 |
校园生活专题 |
《长沙大一学生冬夜组团当志愿者,贴钱租设备》《听“中南校草”秦明哲讲述那些相机里的青春》等 |
“回家的故事”专题 |
《乡宴: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最特别的行李》《在城市化的远途中遗失的美好》等 |
英语四六级考试专题 |
《四六级口语备战大军的那些故事》《干货!快来收下这份四六级口语考试备考指南》《四六级改革,一半受访者对口语考试不甚了解》 |
所有选题都是在工作室每周例会上确立的。从选题的时宜性,采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到成稿的结构、形式等等,吴果中教授、责任编辑和学生成员都会进行热烈的讨论。在一次次的新闻稿件采编实践中,团队成员的业务技能得到有效的锤炼和明显的提升。吴果中教授一直鼓励成员们多出原创作品,反复强调原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近,由工作室成员主创的《@湖南所有大一新生!10大高校“藏宝图”》(上、下篇)、《湖南一本高校毕业生去哪儿了?》等深度整合类新闻作品,一经在“新湖南”发布即获得超过2万人次的阅读量,人民网、凤凰网、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等主流网媒平台也迅速进行了转发。精品原创已经成为“新湖南”工作室的一种追求,一面旗帜。以蔡骐教授和吴果中教授为首的工作室团队始终践行这样的信念:原创,既来自工作室采编团队,也源于有创作热情和关心教育事业的所有读者。
四、工作室未来的工作计划
今后,“新湖南”工作室在继续推进现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将努力完成以下工作:
1. 进一步改善现有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与报社新媒体中心的交流与沟通;
2. 进一步加强团队成员采编业务能力的提升,如对不同类型稿件编辑的技巧、配图选择与制作技术等进行专项培训;增多采访实务经验分享会的次数等。
3. 继续坚持“鼓励原创”的采编方向,研发新的专栏和专题产品,让精品原创真正成为“新湖南”工作室的特色标签;
4. 进一步拓展优质约稿渠道,提升频道阅读者的参与度。